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心靈的長河--吉本芭娜娜《蜜月旅行》讀後



記得第一次接觸吉本芭娜娜,是台灣於2013年出版的《甜美的來生》。這部作品打頭陣 就是以
日本311大地震做為她下筆的靈感,因此書中主角免不了一番與摯愛的生離死別, 以及在這一
連串的深痛打擊後, 主角的心靈滅亡和重生(這部分的描寫仍是吉本芭娜娜一貫的主題)。


但我初讀這部作品時,非常鬱悶。



因為主角內心獨白多到令人有些困擾的地步,雖然日本文學大抵是以精神層次做為劇情
向和主要脈絡,可是在《甜美的來生》中, 主角心中細膩的感受和想法幾乎占去了書的
百分之70。當時的我大概是涉世未深(?),因此書中那些堪稱為藝術般的細膩感受都被我以
囫圇吞棗的方式給吞下去了。


時隔一年。這樣對我來說幾近是風雨飄搖的一個年頭之後,我再次翻開了吉本芭娜娜。
《阿根廷婆婆》、《雛菊的人生》、《不倫與南美》等。雖我還沒能完全拜讀所有的作品,



但是光是這些作品就已經足夠讓我迷戀上吉本芭娜娜了,而且是非常足夠、非常迷戀。



(讓我們跳一下!)



這次想寫的心得是吉本芭娜娜於2001年由台灣時報出版社出版的作品--「蜜月旅行」。



這次仍舊是以心靈的傷口與重生做為作品主幹,只是受了傷的是主角的青梅竹馬
裕志(鄰居),而主角愛佳則是以一種介於說故事的人和旁觀者之間的角色出現在書本中。


說旁觀者當然很不恰當,但是對於裕志心裡的深沉傷痛而言,任何都是旁觀者、任何
人都不可能真正去「治癒」他那些無法言喻的傷痛。

我想,吉本芭娜娜厲害的地方在於,她並不讓裕志直接說出那些痛楚,而是藉著愛佳

個看似家庭幸福、只是擔任一個裕志無助時的避風港這樣的角色,在很隱微處涓涓地訴
著裕志心裡難以平復的傷口。而這樣的訴說方式,真的再適當不過了,畢竟,大部分
的家裡即使偶有小爭端和不愉快,也大致上算是幸福的吧。

所以,我們讀者就有如書中愛佳的角色般,只能從旁去推測裕志的種種想法、感受和舉動。

在此截取幾個書中令我深深感受的段落:


《蜜月旅行》〈解放〉p.65

裕志不用再等早已遠離的父母了,或至少他開始擁有一個可以等待的地方。 

其實任誰也沒有那樣一個地方,可是我想也很少人像裕志那樣,大聲地「沒有」、「沒有」一路喊來。

《蜜月旅行》〈島、海豚、遨遊〉p.140

一個一個相似的生命分散各處,隨著無數的念頭迴游,愛、恨、殺人、被殺、成長、終結、出生、死亡,許多許多的事情紛亂無序地進行著。有那種活了幾十年卻將一樣可以生育後代的嬰兒切剁來吃的人,也有從無法活那麼長久的小狗身上獲得生機的人;有獨自在黑夜的海邊試圖自殺的人,也有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父母所生依然放聲大哭的頑強生命氣息。在成份濃度極濃稠的生命湯汁裡面,不管多麼粗糙或細緻溫柔的事物都同時發生。所有種種,以及小小庭院中隨著巨大的時間指針所做的一切事情,如果從類似那個高崖般遙遠而平靜的地方向下望的話,應該就向比肩列隊翔泳於波浪間的海豚一樣,也許滑稽而渺小,卻充滿了力量。任何一個生命,只要從遠處來看,一定都像是置身嚴寒、冷冽而暴戾的海上,沈浮於灰色浪濤間,泅泳,嬉戲,隨即失去踪影,不知道隱入這個巨大世界的哪個角落去了。

此情此景,一定和剛剛我們在強風中屏息遠眺所見一樣,有著無法形容的美麗。 



吉本芭娜娜一定是經過了相當的事情吧,再佐上一顆極度細緻精密的心靈,



然後就像不斷湧出的泉水般孕育出如此豐富和動人的作品。




每次看完吉本芭娜娜的書,不會有被激勵的感覺,她也不會給妳像心靈雞湯那樣的
勸慰之語,更加不會以訓人之姿告訴你人生的真理。




妳卻像是被溫柔地輕輕撫過背脊那樣,感到巨大的安心正輕巧地包覆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