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血緣的羈絆和掙扎--角田光代《寂靜の花園》




這是我讀角田光代的第五本小說。

說實在,這篇讀後感讓我感到很棘手。因為我自己不鍾愛以劇情的高低起伏做為主要人物情感

推動力的寫法,那種感覺好像在說,如果劇情不那麼灑狗血的話,便無法引起讀者的興趣和共鳴。




然而,對我來說卻恰恰相反。




就像吉本芭娜娜老師的作品,即便整部小說沒有什麼能夠稱之為特別的劇情描述,然而主角們
的心靈變化,那像似溪水涓涓細流般的情感流動,卻更能吸引我、亦更加地打動我。




我和角田光代相遇在我初上大學的那年。
那時候,我幾乎不認識日本文學的作家們,只懂得宮部美幸等幾位在台灣比較知名的推理小說家。





還記得那時在學校圖書館,我遍尋不著宮部美幸的書,於是意外中看到一本書,當下就像被念力
控制一般無意識地從書架上取下--那是角田光代的《空中庭園》。
當我翻開之後,幾近於相見恨晚的感慨和熱情包圍了我,從此我認識了角田光代。





很遺憾現在手邊沒有《空中庭園》這本書,所以我無從比較這兩本書的差異、也無法

追溯數年前的我為什麼一看就愛上了那部作品。




而現在的我,自去年讀了角田光代2007年的作品《第八日的蟬》以及隨後2011年出版的
《樹屋》,直到今年這部《寂靜の花園》一書,心裡一直有股「錯愛了」的感覺隱隱浮動。




一般而言,如果是我相當推薦大家閱讀的作品,我偏向於不透露劇情細節的介紹法,但在此
我大概是不吐不快了。




《寂靜の花園》以倒述法做為開頭,首先是某位女子心裡遙遠而模糊的回憶,再搭配上無法
證實其真實性的神秘感,故事就在如此吊人胃口的開頭中展開了。




接下來開始的敘述角度,以一年做為分章隔斷,角田光代讓每個故事主角都輪流出現一次,
以各自的視角重組了那段神秘的過去時光,而這是角田光代擅長(喜歡?)的視角輪替描述法,
記得在《空中庭園》、《對岸的她》、《第八日的蟬》以及《樹屋》都能看到這樣的描寫方法,
雖然這一部應該是視角輪替法中人數最多的作品(總共有7人)。




大概到了書本的三(二)分之一處,當敘述的時間又拉回到「現在」,當初還是孩子們的大家
無法理解的謎團,很輕易地被揭開了。(其間還因為角田光代實在吊足了我胃口,在謎底揭
曉的當下反而讓我有種「就這樣嗎」的強烈失落感。)




那個謎底就是,昔日每年一度的夏令營,其實是一堆藉由80年代某秘密診所、專門替
不孕夫婦提供精子人工受孕的夫妻們相識後,所舉辦的一年一次的聚會,而聚會的
因是因為,在早期的日本,這種由陌生男子捐贈提供的精子而受孕的做法,是不被社會
大眾廣為接受的。因此,在這樣的診所受孕的夫妻們需要管道去抒發種種關於懷孕、不孕以及
生產之後孩子養育問題的各種事情。




這樣的聚會一直都很快樂、孩子們也藉著這個「夏令營」熟識了彼此,每年都度過了
愉快的夏日時光。




直到某年的某次夏令營發生了一件事情之後,大人們爭吵喧嚷、不歡而散,自此之後
全部的家庭都切割得一乾二淨,而夏令營也嘎然而止,於是所有往昔的夏日回憶都被
塵封在所有孩子的心裡。




在那之後(有些是在夏令營尚如期舉辦其間),幾乎每個家庭都破碎了--父親們的人格
驟變、甚至是離家出走自此消失無蹤......




於是當初還是7、8歲年紀的孩子們,在停止夏令營後的日子裡面,以充滿了困惑和掙扎
過著、成長著,就這樣把往事都遺忘了一般地長大成人,誰也沒有跟誰聯絡上、誰也
沒有想要和誰聯絡上。




然而!(可以預見的然而)


一個契機之中,這群已經長大成人、甚至已經結婚生子的孩子們,聯絡上了彼此,並且各自
帶著不同的想法企圖去尋找那「生物學」上的生父。



小說行文至此,我已經失去了認真閱讀的興致。




因為,不管是接下來的劇情走向,以及角田光代想要透過這部作品傳達的核心想法也大致上
都能夠推測出來了。




結尾自然是以所有人的自我認同作為結束,那捐贈精子的生父當然也沒有出現,於是7位主角們
聚集在那曾經年年舉辦快樂「夏令營」的別墅裡敞開了心房談笑。




後,角田光代不忘補上在這部小說開頭第一個出現的孩子視角的自白信,想想也許是一種
首尾呼應吧,畫蛇添足地給了一篇相當無力的「後記」。



讀完整部小說,雖然家庭關係與血緣掙扎是角田光代作品的主軸和核心概念,但是這部作品
在情感上的處理並不像《樹屋》一書細緻,反而流於一種彷彿在觀看台灣鄉土灑狗血劇的
無奈感裡去。




這讓我想到劇情一樣太過激亢的《第八日的蟬》這部書,但想想,至少在《第八日的蟬》裡,
女主角心中的情感糾葛、掙扎矛盾,都還算描寫得細膩動人,相較之下,這部作品實在粗糙
得令人失望。




書中唯一有稍微撩撥內心情感的一段大概是這個吧--


賢人說:「說不定,我只是無法容忍有人被蒙在鼓裡吧!也許只是覺得有人竟能傻呼呼的,生氣勃勃的,從未被空白吞噬過,謳歌每日的每一個瞬間,這太不可饒恕了。我希望自己不是那樣。就算再怎麼說,我也不是會那樣想的人。但是,除此之外,我想不出理由。我不知道自己採取行動的原因。」 





如果你只是尋求一種高低起伏的刺激,這本書的劇情精采度無法滿足你;

如果你跟我一樣,需要的是更扣人心弦的細膩情感,那這本書更是無法滿足你。

無論如何,真是大失所望地令人感到難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